2025年的长兴高铁站,如同一块嵌在沪苏湖高铁线上的「产业与生态双面绣」,将新能源电池的硬核制造、太湖溇港的千年水脉与大唐贡茶院的氤氲文气,编织成辐射长三角的产旅融合枢纽。日均1.8万人次客流在此交汇——奔赴开发区的外籍技术顾问、打卡龙之梦乐园的亲子家庭、探秘贡茶古道的人文旅者,构成「绿能+文旅」经济的流量池。
站厅主屏以「动能交响」为主题,动态演绎天能电池的纳米级材料结构与太湖帆影的虚实共生:石墨烯分子在湖面聚合成储能电站,茶山云雾中穿梭的无人运输车正将锂电池送往上海港口。立柱灯箱采用釉面金属蚀刻工艺,左侧呈现新能源产业链图谱,右侧晕染顾渚山唐代摩崖石刻的茶韵墨痕,AR扫描可触发虚实叠映场景——德国工程师驻足时,脚底浮现电池工厂的智能车间全景;上海游客扫码则跳转「茶香寻踪」路线,AI根据消费偏好推荐紫笋茶礼盒与太湖船宴套餐。
候车区打造「产业生态橱窗」:商务区LED地砖实时投影长三角新能源专利地图,采购商踩中天能、超威等企业坐标即弹出技术参数与对接通道;文旅区灯箱植入溇港水纹感应装置,亲子家庭挥手可唤醒AR水族馆,中华鲟与虚拟光伏鱼群在太湖水波中共游。出站通道的「碳足迹走廊」更显巧思,旅客行走触发地面光影涟漪,实时计算行程碳排放值并兑换贡茶山房折扣券,让绿色经济可触可感。
数据显示,该广告系统使新能源产业询盘量提升45%,太湖文旅项目曝光度增长180%。当G7586次列车驶离时,站台玻璃幕墙正流转着诗行:「左手托起万亿伏特,右手捧住一缕茶烟」——长兴站的广告价值,正在重塑长三角产旅流量的黄金分割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