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Zui魔幻的广告,在我们村头
电视播广告还能换个台,而墙体广告却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,根本无法拒绝。
为什么农村里的广告只需要墙体广告,而城市的广告则要拍成大片?
去过农村的朋友一定都见过这样的场景:一望无际的田野,宽敞的水泥马路,整齐的三层小楼,和墙上蓝底白字、朗朗上口的广告标语:“中国移动手机卡,田间山头都能打”。
农村的墙体广告为何特点如此鲜明?这样的广告形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?新媒体网络的广告业,能抱住农村市场的大腿吗?
城市中的户外广告可谓无孔不入,公交车车体、站台灯箱、电梯门、大厦LED屏等都是各大商家的角斗场。在农村,户外可见的广告似乎还仅局限在墙上的四角世界里。企业刷在农村墙上的,也没什么审美感,分明就是中国平民传统的广告语,而这种顺口溜式的广告标语,恰恰是广告法则的精髓,与现代广告业的黄金法则不谋而合。
文案创作业有一条的“kiss法则”,即“Keep ItSimple&Stupid”——广告文案的创作重要的是使信息简单化、清晰化,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一些戏剧性。即便是在21世纪,顺口溜广告仍然有巨大的市场和吸引力。
据媒体报道,户外广告牌的立柱造价在14-15万元,一年的租赁成本在5万元左右,一块40平方米大幅墙体广告才几百元,他不香吗?简直就是白菜价。
而农村市场,正好也接纳这种看起来简单粗暴的标语式广告,因为企业的品牌形象在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着。对于消费水平处于上游的人来说,商品重要的不仅是实用价值,还有品牌价值、它所代表的意义。
同样是买车,农村广告强调车的经济耐用,城市广告则是告诉你,这辆车代表着自由。这也是为什么,农村的广告可以直接刷上标语,而针对城市用户的广告却要拍成大片。
对于农村来讲,标语广告重要的效果增强了品牌的曝光度。认知心理学通常认为,如果增强了某个画面、文字、符号的曝光度,那么人们就会在直觉中增强对曝光事物的好感。
广告营销正是利用了这种曝光效应。品牌的名字或形象反复出现,会提高人们对这一品牌的记忆。当你想买商品时就会优先选择这个看起来熟悉的品牌。
农村,各大商家争夺的Zui后市场。
农村的大众传媒主要依靠电视,户外媒体则是墙面占据大半江山。电视出现广告还能换台,写在墙上的广告标语却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,根本无法拒绝。
移动互联网在近十年增长了超过8亿人,但新兴的电商产业却没有针对农村的细分市场,当快手、抖音、拼多多们异军突起,人们才恍然大悟,与其变着花样营销,不如抓紧农村市场。要与快手竞争的花椒直播也就打出“花椒直播玩法多,妇女主任变主播”、“花椒播的早,庄稼卖的好”等广告。
在农村商海中舍得撒钱搞营销的,以前是通讯业、家电业,现在是电商。淘宝和京东的农村之战进入白热化,正面战场还是刷墙。淘宝刷“到处东奔西跑,不如加盟淘宝”,京东就刷“发家致富靠劳动,勤俭持家靠京东”。
很多人可能会问,广告业已经辗转到了20年代的移动互联网浪潮里,墙体广告还有市场吗?而事实是,城市里月薪三万的文案跑去农村的墙上刷广告了,确实太有反差,让人觉得新鲜又奇怪。直到今年,你下乡到农村去看看,农村墙体广告的大量存在,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吗?